首页

万万坐脸

时间:2025-05-24 08:55:16 作者:探访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 浏览量:38077

  中新网广州3月26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6日消息,广东省各地正抢抓春季造林时节,开足马力推动乡村绿化,今年以来已种植苗木924.6万株。

  今年以来,广东把抓好乡村绿化工作作为深入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的重要抓手,通过广泛开展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活动,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在自家房前屋后开展绿化美化、带头建设“美丽庭院”“四小园”、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带头做好村民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

东莞市民开展植树活动。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同时,广东多个部门联合举办全省村干部乡村绿化专题培训班。今年以来,全省已有162.9万人参与培训。其中,广州、韶关、梅州、江门、茂名、清远、云浮市参与培训的人数均超10万人。

  广东多地创新组织形式,解决了乡村绿化面临的人员、技术等问题。例如,惠州推动150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下沉镇村结对共建,结合“部门下沉、共建一流”“党员回家、服务万家”等系列活动,深入乡村绿化建设一线,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督导调研、植绿护绿等工作。目前,该市县镇村绿化全年总任务32.97万株已全部完成。

  汕头濠江区则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党建“叶脉工程”,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发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户”三级联动组织体系优势,引导党员带领身边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

  今年以来,广东各地积极发动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走访工作,引导乡贤和各类企业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设施修建等方式支持家乡绿化美化。全省各镇村纷纷召开乡贤座谈会或外出党员座谈会,已筹集乡贤、企业等捐赠的社会资金共6.5亿元。

  广东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围绕组织、干部、人才等方面添措施、建机制、抓落实,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创设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乡村绿化活动载体和应用场景,引导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认捐认种认养、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推进乡村绿化工作见行见效。(完)

【编辑:孙静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学习进行时丨总书记这句话道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

“民营企业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济源紧盯民营企业在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用融合、核心技术突破、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堵点、痛点,加快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助推民营企业向‘新’而行。”赵山称,截至目前,济源民营企业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民营企业实现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4%、居全省第二位;优克电子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家企业获评省级水效“领跑者”名单,数量居河南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6家,数量较2020年均实现翻番。

布林肯“餐桌菜单论”引发台湾社会关注 国台办回应

林剑: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当年,美国曾把中国向世界出口大量物美价廉产品称为“产能过剩”,现在又给中国向世界出口新能源产品贴上“产能过剩”标签。按照这个逻辑,美国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有80%用于出口,猪肉和农产品也大量出口,这种情况是否也可称为“产能过剩”?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生产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谈不上“过剩”向海外倾销。美方抛出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看似是经济概念,背后包藏的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杭州购房即落户系片面解读

2023年贵州省共选派省、市(州)两级科技特派员2043名,其中省级1200名,市(州)级843名,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实现了科技服务对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

国防部: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穗岁康”每年的投保人数保持稳定在367万人至384万人之间,每年续保率超过80%。这三年间,“穗岁康”合计赔付56.2万人次、赔付金额16.4亿元。其中,特定人群赔付方面,“穗岁康”先后为220个I型糖尿病患儿家庭、2503个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1325个困难群众家庭赔付超3000万元。

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逝世 享年91岁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飘起缕缕炊烟,那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燃起的文明火种,自此中华文明圣火千古未绝。2000多年前,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个文化高峰,涌现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一批思想大家,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座。后历经汉唐,佛教传入中国并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形成了儒释道融合发展的局面。宋明时期,经由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先贤的集成创新,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回顾浩浩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华儿女始终葆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尽享泱泱文化大国的无上荣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